科创板开市两周年:深耕制度创新“试验田” 3500亿元资金“反哺”硬科技企业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企业鸣锣上市,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关注。时至今日,科创板已平稳运行两周年,截至目前,已拥有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11家。
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这样评价科创板取得的成绩: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整体效果较好,符合预期。集聚了一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创企业,“硬科技”成色逐步显现。
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已上市的这311家科创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净额达3542.1亿元。
科创板在助力科创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均在稳步提升,对企业的包容性、多元性也有所拓展,尤其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市场主体的归位尽责意识明显增强,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场法治供给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者保护渠道更加畅通,市场预期明显稳定,市场整体生态呈现积极向好变化。
多位市场人士和专家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开市两年来平稳运行,注册制改革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硬科技产业高地
科创板运行以来,始终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数据,311家公司“硬科技”属性明显,细分行业种类丰富。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所属范围内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合计占比达53.4%,分别为63家、57家、46家,医药制造业也有一定规模,达到了39家。
2020年7月22日是科创板运行一周年的时间点。如果以此为分界,新的一年里,科创板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一年中,科创板专用设备制造业从30家增长到63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由25家增长到57家,医药制造业从17家增长至39家。行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的同时,还形成了更完备的产业链布局和多样化的经营种类,比如,医药制造公司涵盖了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体外诊断、医用材料等领域。
期间,科创板还迎来了一批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例如,国内CAD软件行业龙头中望软件、国内纳米微球材料行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纳微科技、水痘疫苗批签发量市场排名第一的百克生物等相继登陆科创板。“科创板正在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资本市场支持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战场。”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科创板对企业的包容度也在不断上升。
311家企业中,接近九成(271家)企业选择第一套上市标准,第二套6家,第三套2家,第四套20家,第五套8家。未盈利企业、红筹公司、差异表决权……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而生的科创板,推出的五套上市标准,为各种类型科技创新企业打开了境内上市的大门。
从已上市的企业来看,五套上市标准基本囊括了目前境内科创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运行第一年相比,科创板迎来了第一例发行CDR的上市公司——九号公司,是为科创板的重要制度突破。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和开放的深入推进,红筹企业回归门槛显著降低,叠加海外上市风险加大,科技型红筹回归A股的动力明显增强。
从区域上看,长三角始终是科创板公司集聚地,科创板公司家数排名前五的省份/直辖市分别是江苏省59家、广东省51家、上海市44家、北京市42家和浙江省26家。
总市值已超5万亿元
科创板的建立,为中国硬科技企业提供了一条全新融资的绿色通道,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资本渠道能解决部分资金的需求,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同时,也为VC、PE引入了新的退出渠道,而明确退出通道反过来又有利于资本进入。这有助于新经济龙头加速形成,也加速了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
仅仅两年时间,科创板311家公司合计首发募集资金总净额就达到了3542.1亿元,其中,中芯国际、中国通号2家公司的首发融资额超百亿元。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评价称,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全面提升股权融资效率,已形成了对沪深主板的有力补充。科创板的功能和融资效率已被市场认可,单个企业的募资规模区间分布与主板相当。
对上市的科创企业而言,3500多亿元融资总额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一笔笔融资背后,是中国科创企业汲取“活水”、充分生长的动力来源。
优刻得是科创板首家“同股不同权”上市公司,公司创始人兼CEO季昕华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的设立,让优刻得这种类型的科技企业拥有独立的融资渠道,让我们可以更稳健地投入长期发展的科研项目,上市还帮助我们更好地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不断提高优刻得的科研实力;同时,我们获得了更高品牌价值,更顺畅地与政府、传统产业沟通、合作,产出更多行业解决方案,拓展我们业务边界。”
中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对记者表示:“中微公司自科创板上市两年来,在技术创新、业务拓展、产业链协同、人才吸引、再融资等方面取得更长足的进展,这些都得益于科创板的平台。”
科创板正在全面助力企业“硬科技”提升。数据显示,去年305家科创板公司(剔除神州细胞、百奥泰、泽璟制药、康希诺、前沿生物、艾力斯)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2%,其中比例最高的寒武纪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7.41%。
研发人员方面,2020年,剔除金达莱、爱威科技、博众精工等24家后的287家科创公司中,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平均值为28.03%,超三成的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在30%以上。
庞大的融资金额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水,据统计,科创板311家上市公司2020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662.40亿元,归母净利润553.67亿元。
从市值角度来看,科创板也在不断壮大。科创板311家公司合计总市值达5.08万亿元,总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公司有6家,分别是华润微、华熙生物、传音控股、金山办公、康希诺-U和中芯国际。其中,中芯国际市值高达4269亿元。另外,百亿市值的公司数量也已破百,达到108家。
个股正走向价值回归
易会满指出,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作为增量改革的重大探索,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在发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创业板等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同时,科创板主要指标运行平稳,市场流动性水平与其板块定位、投资者适当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适配。从定价效率看,科创板放宽了涨跌幅限制,优化了融资融券安排,市场博弈更为充分,有利于加快均衡价格形成,与此同时,“炒新”现象明显减少。科创板公司上市后在公司治理和持续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初步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
其中,市场化定价机制是科创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两年来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历了上市初期由稀缺性溢价导致的炒作后,科创板个股正在走向价值回归的路径。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注册制下科创板IPO企业的平均发行市盈率约为30.55倍,市盈率中位数为23.44倍,而2020年、2019年,注册制下IPO企业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分别60.14倍、59.47倍,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38.20倍、48.72倍,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
机构持仓方面的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愈发得到青睐。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三季度末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权益类持仓科创板市值从9.66亿元猛增至762.78亿元,科创板持股市值占公募基金总持仓市值比例由0.08%提升至2.43%,持仓基金数量由98只增加至1235只,公募基金对科创板公司持仓持续增加。
科创板的国际化进程也持续加深。最近半年,科创板股票相继纳入沪股通标的、富时罗素A股指数、MSCI旗舰指数;同时,首只跟踪上交所科创50指数的ETF产品“金瑞上证科创50ETF”登陆纽交所。截至目前,参与科创板的国际投资者既包括作为资产所有者的新加坡政府公司、阿布达比投资局等知名主权财富基金以及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等养老金,也包括摩根资产管理、施罗德投资管理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
尽管取得了上述成绩,易会满也坦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具有开创性和突破性,但各项制度安排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革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是科创板走向成熟必然要经历的。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受访时表示,“目前来看,科创板试点这两年是比较成功的,也积累了一些改革的经验,在交易制度、新股发行制度方面都在实际运作中逐步完善,大改的地方目前还没有。要鼓励更多具有科创属性的新经济企业上市,同时加强退市制度,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条件的公司及时退市,实现优胜劣汰,打造中国版‘纳斯达克’。”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就目前来看,科创板至少有三方面可以完善。“一是保证科创板IPO的独立审核,并与证监会市场监管做好衔接。二是作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科创板应与国际接轨,尤其在交易规则上作出变革,比如可以延长交易时间、尝试T+0交易、取消个股涨跌幅限制、引入做市商制度等。三是取消市值配售的打新方式,采用预缴资金、冻结资金才有资格申购,这有利于让科创板定价更为市场化。”
科创板承载着中国经济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任,两年来正以肉眼可见的力度重塑着资本市场投资生态。这场增量改革,还需要市场各方参与者保持改革定力,久久为功。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