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山西阳城新“丝”路下话农桑
“山近无村水近楼,小桥烟火数家秋。客来笑迎烹鸡黍,一话桑麻夜未休。”明代万历年间阳城籍吏部尚书王国光所作的《临涧更宿》一诗,生动反映了当时阳城蚕桑产业的兴盛。
蚕桑产业一直是山西省阳城县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据阳城县蚕桑服务中心宣教科科长张志刚回忆,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阳城就成为北方第一个蚕茧“万担县”,所产“梅花”牌白厂丝,多次获得国家金质奖章,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此奠定了“华北蚕桑第一县”的地位。随后“阳城蚕茧”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价值达11.29亿元。
但随着四川江浙苏杭等地蚕桑产业的崛起,阳城蚕桑声名渐微。为求变突围,近年来,阳城县不断夯实产业根基,抓住“阳城蚕桑文化系统”入选国家第六批重点农业文化遗产名单的契机,“破茧新生”,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丝”路。
“地边是银行,地里是粮仓”
冬天是农闲蚕歇期。
见到孔晋兵时,他正蹲在地里检查防冻薄膜的情况。一株株桑树就在田边,支棱着枝丫沿梯田逐层环绕下去,拐个弯,往下走,便能看到养蚕的大棚。
把桑林种在田边,蚕棚建在桑园边,既不耽误种庄稼,也方便了喂蚕。“我们管这叫‘地边是银行,地里是粮仓’。”孔晋兵笑呵呵地说,“夏秋的时候,从下往上看,是座座桑树山,从上向下看,是片片米粮川,可好看了。”
这是当地典型的地埂桑树栽植方式,阳城丘陵地貌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户养一张蚕,一年花不完,一亩三株桑,种地不纳粮,桑树长在地塄上,不占地,不遮阳,不与庄稼争水分,干旱圪针旺,桑条冒一丈”的种植经验就在当地广泛推广,栽桑、种地、养蚕并举的农桑模式传承至今。
孔晋兵是当地的养蚕能手,45岁的他已经养了23年蚕,“我去年喂了14张蚕,种了14多亩桑园和7、8亩地的玉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张蚕大约结100斤茧,养好了能卖3000元左右,单论养蚕,他一年就能收入4万元左右。
养蚕的确一直是当地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我们乡村村都有蚕桑产业,几乎户户都喂过蚕。”寺头乡党委书记牛鹏飞告诉记者,但像孔晋兵这样“年轻”的养蚕人在村里却是少数。
传统蚕桑产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又是短期内集中用工,既讲究技术,又对体力有要求。最忙的时候,蚕农每天4点就要起来剪摘桑叶喂蚕,喂完两顿后天就黑了。随着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农民收入渠道的多元化,养蚕栽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日益降低,现有蚕桑生产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养蚕的人少了,种桑的人也会相应减少,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纵有再深厚的产业基础,也经不起时间的消磨。寻求破局之道成为阳城蚕桑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张志刚介绍,去年10月,阳城县出台了《阳城县蚕桑产业扶持办法》,针对优质蚕种、蚕茧、大蚕设施、新建旧棚建设和改造、小蚕共育、现代化智能养蚕示范、招商引资落地投产蚕桑企业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从事蚕桑生产、保护、衍生产品开发的相关主体各项具体扶持政策措施。用政策引导蚕桑产业健康发展,为农民收入兜底,为吸引人才聚力。
“现在有政府的支持,建大棚、桑园有补助,蚕茧收购价低了也有补助,我们就负责养蚕,到时还有公司上门收购,一点也不愁卖。”张家庄村68岁的蚕农田书乞的话语中是止不住的满足。
此外,阳城县还在品种关发力,蚕桑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山西农大蚕科院、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线上线下技术培训;在技术关创新,建成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蚕种加密微机测控催青系统,蚕种孵化率达到98%以上,探索出成功解决北方地区小蚕发育慢、蚕期易发病的温湿自控小蚕共育新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新技术等,实现了“阳城蚕茧”解舒率、上茧率、出丝率等综合指标全国第一,派技术人员以村或乡为单位对蚕农进行技术指导,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延链强品牌,依托文化“破茧新生”
只在前端的蚕桑种养殖业发力远远不够。蚕桑产业是一个包括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成品制造、对外贸易,横跨一、二、三产业,涉及农工商贸的长而完整的产业链。稳定前端,丰富中后端,各环节精准发力,才能持续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临近春节,在阳城县禹珈豪丝业股份有限公司内,工人在加紧生产赶订单。一卷卷白厂丝经过复整、编丝等工序,不久后将进入苏杭丝绸厂家做出口贸易。
作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缫丝企业,该公司凭借可生产6A级白厂丝等的技术,已在白厂丝原料输出地区崭露头角。
“为解决蚕桑产业链上‘C端特色产品缺乏叫得响的品牌’这一产业瓶颈,公司着力拓宽蚕桑产业链,打造品牌知名度。”该公司总经理段丽介绍,“桑树和蚕浑身都是宝,样样都有大用处。从丝出发,我们开发了蚕丝被系列产品,还有桑叶茶、蚕砂枕、桑椹酒等,样样都是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的珍贵成果。”
做强品牌,阳城蚕茧最大的优势在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相传嫘祖曾在此教民养蚕,有史记载周穆王于此地桑林观桑。从唐宋开始,阳城茧丝源源不断踏上丝绸之路,到明清时期成为闻名天下的“潞绸”的主要原料基地。
在数千年的栽桑养蚕、丝织加工历史长河中,阳城形成了一套以蚕桑为主的文化系统及技术体系。由蚕而起、因蚕而庆、为蚕而祭的蚕谣、蚕谚、蚕事、蚕忌和蚕戏等传统习俗,如大门前不栽桑、结婚送蚕种、三月三祭蚕姑爷等,更是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栽桑养蚕在更广阔的空间层面得以传承,为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政府的支持下,可以追溯蚕桑历史、探寻蚕桑文化、体验蚕桑技艺的“蚕桑文化园”已投入使用;沿河蜿蜒的大片果桑采摘体验园在等待春暖桑绿……
如今的阳城,从蚕桑合作社、缫丝企业到生产桑椹饮品、桑叶茶、桑枝香菇等优质食用菌的企业应有尽有,桑叶宴、桑果酒、蛹虫草、蚕砂枕等副产品开发初见规模;桑园采摘、蚕桑研学、茧丝文创等现代蚕桑文化日益兴起,初步形成了蚕桑资源多级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蚕桑综合产值达到3亿元。
培育特色专业镇,不遗余力拓市场
有了丰富的蚕桑产品,如何将其更好地推向市场,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呢?
阳城县积极贯彻落实“数商兴农”政策,以省、市级“蚕桑专业镇”建设为目标,打造了“产业+电商+配套”的可持续发展电商生态体系,开创蚕桑发展新“丝”路。
“这里地处太行山深处,所产的正宗霜桑叶茶富含多种氨基酸生物碱和粗蛋白……”直播镜头前,董鲜花正熟练地介绍当地的蚕桑产品。
今年54岁的董鲜花是寺头村村民。从普通家庭妇女到带货主播的转变源于几个月前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免费组织的直播培训。从看着几十种蚕桑产品的讲解词念,到现在如数家珍,董鲜花感觉很有成就感,“直播全天中心会给个人70元的补助,根据带货的数量每月我能拿到平均四五百元的佣金。”
“每天我们这里都有几十位主播进行直播,其中周边村的村民就有十余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占多数,像董鲜花这个年龄层的也有好几个。乡村e镇运营以来,累计完成直播带货销售额1800余万元,农产品销售总额3500余万元。”乡村e镇项目经理杨红凯告诉记者。
直播这种新鲜事物迅速席卷了整个乡镇,“反正晚上也没事,正好跟几个老姐妹一起来这里看看人家做主播,我也学一学,说不准也能挣两个钱呢。”在直播间门口观望的李阿姨说。乘着这股乡村新业态的东风,一大批以董鲜花为代表的新型农民群体正在给蚕桑产业带来新的活力。
据介绍,乡村e镇目前已建成2500平方米的电商公共服务中心,6000立方米的冷链仓储,设置了4个物流配送点。“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培育力度,保证17个直播间全天直播不间断,将直播和卖货相结合,全力打造‘阳城蚕茧’品牌,宣传蚕桑文化,不断拓宽各类蚕桑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人人宣传阳城蚕桑的良好氛围,同时创造更多创业、就业机会。”杨红凯表示。
(来源:农民日报)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